企业新闻

农业信息化全国十三五规划(农业信息化发展)
发布时间: 2024-12-26 浏览: 15 人次

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分别实现了什么?

一是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。二是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。三是农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。四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。五是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。六是农村改革持续深化。【摘要】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分别实现了什么?【提问】一是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。

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,粮食生产连年丰收。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,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超过2100万套。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。污染防治力度加大,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,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。

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,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,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农业农村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胜利完成,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,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、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争取了战略主动。

十三五规划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高质量性。其中着重强调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,提高创新能力、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实现经济发展向中高端迈进。同时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,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。

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,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,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贫困县全部摘帽,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。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。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,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。

我国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,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,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,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。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,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。

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已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

法律分析: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%左右,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%以上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%以上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%以上。

法律分析: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。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。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。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。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。

十三五规划目标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,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规划。以下是关于十三五规划目标的详细解释:经济发展目标 十三五规划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高质量性。其中着重强调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,提高创新能力、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。

法律分析: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有:一要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。2020年要实现实际人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4%-8%,消费率达到62%的世界平均水平。二要实现服务业和城镇建设优先发展。2020年力争服务业占GDP比例达54%以上;全国城镇化率达60%以上。三要实现低碳发展。

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,你的看法是什么?

首先是农业科技信息化。比如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,精准作业。以及大田种植的遥感监测。病虫害远程诊断。水稻智能催芽,农机精准作业。还有温室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,水肥药智能管理。以及家禽养殖的精准饲喂,发情监测,自动挤奶。第二个是农产品销售的信息化。主要体现在农村电商方面,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发展。

五中全会坚持科学发展观,提出协调发展理念,除了城乡区域协调、经济社会协调,还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,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。

法律分析:十三五规划的五大基本理念是: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。法律依据: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(二)完善发展理念 实现“十三五”时期发展目标,破解发展难题,厚植发展优势,必须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

二是坚持协调发展,也就是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,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,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,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,促进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,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,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。